8月,走进重庆市江津区先锋镇保坪村的新湾大院,映入眼帘的是干净的村道、别致的竹篱和透出勃勃生机的三角梅。60多岁的施朝秀是新湾大院从环境脏乱的村落蜕变成花园般社区的见证者。他说,院里以前家禽遍地跑、垃圾随处见、污水到处淌。去年10月被列为江津区先锋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院落后,大院启动了为期半年的治理工作,新建了入户便道、增设了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备。如今,迁居城里的老邻居们争相翻修房屋,打算搬回村住。
新湾大院所在的保坪村对农村垃圾治理任务进行了合理且有效的分工――村委会负责治理公共空间,农户负责打扫自家房前屋后的卫生。去年以来,保坪村着力完善“户集、村收、公司转运、区域处理”模式中的“村收”环节,通过招标确定保洁承包人,将分散在77个点的垃圾收集到7个垃圾点,公司每日清运,做到日产日清。
2018年以来,江津区在全面提升村容村貌、推进农村垃圾治理、梯次推进农村污水治理等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其中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93%;建设46.38公里二三级污水管网;完成对蔡家、杜市、贾嗣等8座污水处理厂的技术改造;新建四面山水口寺、朝源观、梨树湾等8座农村集中式污水站,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64%。同时,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完成1.1万头生猪当量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任务,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77.53%,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3.8%。
此外,江津区还加强了乡村规划管理,开展优秀乡村规划试点,推行多规合一,对吴滩镇郎家村、永兴镇黄庄村、油溪镇大坡村等村的规划方案进行了修编和补充;完成120公里“四好”农村公路和283.15公里入户道路的建设工作,实施8545户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四旁”植树0.6万亩,新增10公顷村庄绿化面积;创建14个绿色示范村庄,建设180个村级文化活动场所。
江津区农业农村委分管负责人刘章军说,江津区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及时出台了江津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分工方案,并划定“五沿”和试验示范区域整治重点,全面开展以“三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开展了创建100个“清洁村庄”和评选30个“美丽院落”等活动;整合5000万元资金,在15个试验示范区域启动了示范院落整治。
吴滩镇金子村污水处理站池里的污水上下翻滚,旁边的绿植长得郁郁葱葱。吴滩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金子村污水处理站由重庆环投公司统一建设和运作,采用生物接触氧气+人工湿地工艺处理技术,能承担周围1500余名群众的生活污水处理工作。
李市镇林家嘴社区第二居民小组的公路和便道如今已连通了各家各户。群众都把柴草堆码放整齐,把鸡鸭养在围栏,庭院里见不到一处垃圾和畜禽粪便。社区工作人员说,第二居民小组有200余户居民,交通和住房条件相对较好,在村庄清洁“夏季行动”中,没启动任何工程,也没花什么钱。社区组织党员干部清理了公共地段,又动员各户整治自家庭院,村庄环境得到明显提升。
江津区农业农村委主任张世英介绍,经过1年多的努力,江津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已初见成效。下一步,将继续构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众维护农村人居环境的责任感,力争在2020年前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精神面貌大幅提升的目标。